《每日遊戲新聞》首個專題訪問中,我們將聚焦於以廣東話解構《生化危機》系列而聞名的 「玖零重工 90 Heavy Industry」。這個 YouTube 頻道由熱愛《生化危機》的香港人經營,截至 2025 年 8 月已累積逾六萬名訂閱者、超過 570 萬次瀏覽,其內容涵蓋遊戲劇情分析、角色關係解讀、最新預告討論以及直播精華,為《生化危機》粉絲提供深入而親切的粵語資訊。
頻道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生化危機解說系列【浣熊市滅亡史(上)】》,觀看次數多達約 69 萬,中篇也有 57 萬次觀看。
《每日遊戲新聞》三篇專訪將帶領讀者了解這個頻道背後的創作初心、如何搜集龐大的資料製作影片、對《生化危機》系列有何評價。期待與讀者一起走進「玖零重工」的世界,發現更多屬於恐怖遊戲的魅力與故事。
【GameNewsDaily】在遊戲媒體普遍採用普通話或英語解說的現況下,「玖零重工」選擇了一條較為冷門卻堅定的路線:以廣東話作為主要語言,深入解構《生化危機》系列的世界觀與歷史脈絡。他們並不以流量為目標,亦未曾以「頻繁更新」為賣點,但卻在香港本地以至其他粵語社群中逐漸建立起獨特聲望,至今 YouTube 頻道已逾 6 萬人訂閱,總觀看次數超過 570 萬。

(頻道最近迎來 6 萬人訂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生化危機解說系列【浣熊市滅亡史(上)】》,觀看次數達到約 69 萬。)
「屬於香港人的生化危機資訊頻道」
「玖零重工」由「大王」與「米八」於 2019 年創立,兩人是《英雄聯盟》隊友,某次閒聊才發現原來住得極近,日後經常相約在樓下喝啤酒談天。一次談及《生化危機》,發現彼此都是忠實粉絲,卻在網上幾乎找不到粵語解說,只有普通話或英文版本,於是萌生「不如自己做」的念頭。他們強調,製作初衷不僅為自己,更希望建立一個「屬於香港人的生化危機資訊頻道」。
頻道名稱「玖零重工」的由來亦十分簡單,「玖零」是因為他們都是 90 後,而「重工」則是參考「三菱重工」,但並無其他特別意義。頻道初期由兩人獨力維持,所有構思、剪接與解說皆於有限時間內完成,直到後來因《Biohazard Outbreak》支援四人連線,他們邀請了兩位大學同學「呀企」與「冰冰」協助直播節目,逐步建立成今日完整的四人團隊。
《生化危機》作為頻道唯一主題,除了出於個人興趣與童年情感連結,亦因該系列在遊戲設計上具備高度辨識度。團隊指,早期作品在操作與系統設計方面均獨具一格,例如物品與彈藥數量受限、存檔點稀少,背景設定則結合寫實空間與偽科學元素,形成具張力的生存恐怖體驗。

(《生化危機 7》中,官方對白出現「小李老母飛刀」。)
「堅持粵語只因是我們的母語」
更重要的是,《生化危機》與香港亦存在某種文化連結。有香港人曾出版《生化危機》改編漫畫、《生化危機 6》中的「蘭祥市」明顯以香港為藍本,角色 Jake 更曾以粵語配音,而在《生化危機 7》中,甚至出現如「小李老母飛刀」、「死撚咗就別動了」等粗口字幕。他們表示,既然作品中已包含香港元素,香港更應該有一個屬於本地玩家的《生化危機》平台,而他們希望成為那個平台的開端。
雖然選擇粵語作為主要語言,但團隊清楚意識到這並非一項有利於擴展觀眾層的策略。他們指,對《生化危機》有興趣並能聽懂粵語的觀眾本來就屬少數,部分來自台灣的觀眾亦只能依賴字幕觀看,沉浸感因而減弱。
「堅持粵語只因是我們的母語,以及推廣粵語的遊戲解說,期望更多的創作者能以粵語去貢獻香港遊戲界。」
他們相信,唯有有人開始,方能鼓勵更多創作者加入粵語遊戲內容的創作,為香港遊戲文化留下紀錄。

(團體有大量《生化危機》相關出版物,包括日文版設定集、畫集、攻略書與雜誌特刊。)

《BIOHAZARD -CODE: Veronica- Original Soundtrack》原聲大碟,以及《BIOHAZARD DRAMA ALBUM Vol. 2》廣播劇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