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愛「反轉操作」?研究揭與大腦三維空間感知有關 遊戲、飛行、手術皆具潛在影響

【GameNewsDaily】英國布魯內爾大學倫敦分校「視覺感知與注意力實驗室」早前發表了一項關於遊戲控制器操作偏好的研究,探討為何部分玩家在遊玩 3D 遊戲時會選擇將操作方向「反轉」。研究結果指出,玩家的操作偏好是與大腦如何處理三維空間中的物體感知有密切關聯,同時發現非反轉玩家反應較快,但準確度則較低,反之亦然。

根據《衛報》報道,研究收集數百份來自不同背景的測試者資料,當中包括玩家、飛行員、機械師及外科醫生,研究過程分為問卷與行為實驗兩部分。

研究發現,玩家自認為的原因,例如最早接觸的遊戲類型或主機,與是否偏好反轉操作沒有直接關係。真正影響最大的,是他們在心理旋轉與西蒙效應測試中的反應速度。反應越快的人越少使用反轉操作,而經常在兩種操作方式間切換的人在測試中表現最慢。

進一步分析顯示,這些差異來自大腦的認知處理方式。心理旋轉測試要求玩家在腦中快速旋轉不同形狀或物件,反應快的人多數不使用反轉操作,而反應慢的人更可能傾向反轉操作或在兩種方式之間切換。至於西蒙效應測試,當螢幕上的目標位置與按鍵位置不一致時,能更快克服干擾的人較少使用反轉操作,而反應慢的人則更容易成為反轉玩家。

研究團隊指,操作偏好主要來自大腦處理方式,而不只是習慣。研究人員建議玩家不妨嘗試與自己慣用相反的操作方式,或許在適應後能有更好表現。

研究團隊強調,研究成果不僅適用於遊戲控制器,更可應用於其他需要精確控制的界面,例如飛行器控制與外科手術裝置,若能依照使用者的認知特質來配置操作方式,將有助於讓飛行員在空間感知判斷中更快作出反應,同時也可能幫助醫生在腹腔鏡等微創手術中避免損傷內部組織。